在辽宁省朝阳市环卫局局长夏志国的办公桌上,一个小小的笔筒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“这是用我们环卫工人收集的尘土做的,是他们辛苦工作的见证。”
在环卫工人眼里,大家都喜欢夏志国爱鼓捣、闲不住的性格。“我们能有今天这体面的工作,多亏有一个能折腾的夏局长。开着小车扫大街,各种保障啥都有。”魏凤军,一位干了20多年的老环卫工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。
大学毕业分到环卫处,扫大街也能扫出名堂来
“大学毕业那会儿,我真的不想来这儿,”面对记者,夏志国坦言,“同届毕业的,人家都分到了大机关,我却拿起笤帚扫大街,感觉自己一米八多的个儿比谁都矮,碰到熟人也躲着。”1996年,大学毕业后的夏志国被分配到了朝阳市龙城区环卫处,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分到了一把扫帚,一把铁锹,“领导让我负责清理道路两侧的垃圾箱。我当时一下就蒙了,以至于领导后来又说了什么,我都没听清。”
念了10多年的书,就是为了清理垃圾箱吗?夏志国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,也想着托人换换工作。“志国啊,没有没出息的工作,只有没出息的人,你刚去几天就要撂挑子,到哪也干不好。”这是上大学,做老师的父亲跟夏志国第一次翻脸。
“孩儿,要不你就干个半年试试,你有工资,有保障,这不比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强多了?只要踏实干,扫大街也能扫出名堂来。”一向听话的夏志国又回去上班了。
听说来了个大学生扫大街,有的工人感到很稀奇,经常偷偷跑到路段来看夏忠国。而同班组的大姨们也私底下告诉他:“小夏啊,你能和我们一起扫大街,我们的腰板儿也硬了,你就是我们的希望啊。”
“干了一段时间,我越发感觉环卫工人是可敬可爱的。”夏志国入行时不会抡扫帚,扫得慢,脚步也跟不上,还顺拐,同组的工人们就手把手教他。有时下雨,夏志国没有雨衣,工人们就把自己的脱下来给他穿上。
“谁对我好我就受不了,总是想回报人家。他们不论年龄大小,干起活来个个都那么认真,再脏再累的活也是有说有笑,他们人格不比任何人低。谁规定大学生就不能扫马路?”倔强的夏志国决心留在这里。
打那起,推车运送垃圾的力气活,年轻力壮的夏志国抢着干;有人生病或有事休班,他就无偿去顶班;他还学会了修理三轮车、扎扫帚、做垃圾袋。1年后,夏志国当上中队长;2002年,经民主测评,夏志国当上了清扫大队大队长;2012年,夏志国担任朝阳市环卫局副局长兼清扫大队大队长。
8年研发成功“城市蜗牛”,让环卫工开着小车扫大街
“现在和以前相比,真的是‘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地下’。”一大早,负责在朝阳大街清扫的兰作明一边听着车载评书,一边驾驶着名为“城市蜗牛”的纯电动自吸式清洁机。这种清洁机不但操作简单,而且灵活方便,既可以清洁路边“死角”垃圾,又可以在小树林中清洁树下、草丛中的杂物。
“以前干活时蒙着围巾、戴着口罩,干完一天活儿还是满脸灰。忙季时,一天要推十几车垃圾,累得浑身像散了架。现在好了,坐在车里搞清扫,过去五六个人的活儿,现在一个人就能干,这车上还配有把套、脚垫、护膝等,只要通上电就发热,冬天非常暖和,夏天还有空调呢。”环卫工人杨凤娴笑着说。
“以前上班就是一把扫帚,一个撮子,几扫帚下去马路上尘土飞扬,市民们躲得远远的,现在不少市民都想让孩子上来体验体验,还跟我们合影留念呢。”“我们收集到的尘土还有人来收,用作烧砖的材料,一天能卖20多块钱,一个月下来有六七百元额外收入呢。”环卫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。
正是这台小小的“蜗牛车”,倾注了夏志国8年的心血。“咱们工人年龄偏大,但是劳动强度很高,光是一把扫帚就有二三十斤,我就琢磨能不能让他们开着小车来干活。”
刚开始,老夏只能偷偷研究,“一没技术,二没帮手,三更缺钱,失败了怕人笑话。我留意过现在清扫车的作业方式,一种是直接清扫,但扬尘严重,另一种是边扫边洒水,扬尘问题解决了,但泥土却成了泥水。”
受吸尘器原理启发,夏志国决定研制一种“以吸代扫”式的机械化清扫工具。打那起,老夏下了班就跑到旧货市场,买来二手吸尘器,回到家自己琢磨,一年后他组装出了第一台“城市蜗牛”自吸式清洁机。然而这台设备笨重,噪音大,还经常出故障。当推到一家酒店的广场试验时,8楼的客人都打电话给酒店前台抱怨噪音太大。第二代噪音虽然小了,车过之处垃圾却清理不干净;第三代刚测试,轴承和风机就脱离了,一瞬间撞出巨大声响,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……
现在,遍布朝阳市大街小巷的已经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17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第四代“城市蜗牛”了。它采用吸尘的原理,以吸代扫,没有二次扬尘,实现了无尘清扫。
在环卫局指挥中心,621台“城市蜗牛”工作情况一目了然。“我们的‘蜗牛车’已经卖到了北京,现在泰国清迈也来采购了500台。每台车都具备GPS定位、图像抓拍、实时监控、电子栅栏报警等功能,能够为安全城市建设保驾护航。”老夏笑着说。
“我这个局长,是环卫工人们手把手教出来的”
“十几年的一线工作,有两件事让我终生难忘。”老夏告诉记者,有一次上班,他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坐在路边的树坑里,被一根绳子拴在树上,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清扫员韩大姐的孩子。韩大姐离婚后孩子没人照看,家庭困难上不起幼儿园,只能带着孩子上班。
2008年7月,清扫员徐忠辉工作时,被车撞成重伤。司机拒绝赔偿,当夏志国赶到医院时,一个小伙子揪住夏志国的衣领,指着他说:“我爸是在大街上干活时被撞的,你们单位得拿钱治!”“我心里特别难受,但是也帮不上大忙。”老夏很是无奈。
2009年,老夏计划成立城市道路清扫员援助中心,以解决环卫工人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急重病却没钱治疗的问题。没有启动资金,他就把自己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后省市奖励的4万元钱全捐了出来。为了筹集资金,老夏在清扫大队专门成立了废品回收公司,同时设立职工服务部,除对本单位职工提供免费水、电、上下水管道等维修外,还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。至今,援助中心已经为160多名清扫员提供了援助,援助资金累计达110多万元。
“要不是咱局里援助,我这条命可能就丢了。”清扫员辛国华在除雪时被轿车撞伤,但是车主分文不给,夏志国当天就送来了5万元钱。
“局里还给我们一线清扫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险,遇到意外事故到医院治疗时,签个字就行,治疗费用全部由保险公司和医院结算。”魏凤军告诉记者。
2014年8月,在夏志国的推动下,朝阳市人大将每年的10月26日定为朝阳市环卫工人节。自从2014年9月开始,一线的环卫工人每月还增加了160元的环卫津贴。
“我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跳舞呢。”环卫工人刘杰激动地说。老夏利用立交桥下面的闲置空间建立了图书阅览室、活动室、健身房、图书流动车,每月还要组织一场环卫工人自编自导的小型晚会。
在朝阳市环卫局的4000余名职工中,90%是农民工、下岗职工,女职工占95%,而夏志国的电话号码对每一个人公开,并且24小时开机。
“我这个局长,是环卫工人们手把手教出来的。环卫工人不容易,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,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,想方设法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。”夏志国坚定地说。
|